Advanced Search
Published: Jun 30, 2021 DOI: 10.21769/BioProtoc.2103957 Views: 2555
材料与试剂
仪器设备
软件和数据库
实验步骤
结果与分析
在PDA培养基上培养5 d后观察,对照实验没有微生物生长,表明本实验消毒方法可靠。以地下茎表皮接触培养基的方式培养时 (图1A、B和C),每个培养皿中接种6个根段,其中约3-6个地下茎段均有微生物菌落出现:多数是以丝状真菌和胶质状菌落共存,此情况的丝状真菌较难纯化。只有少数地下茎段出现单一菌落 (图1B和C),但只要横切面一端长出丝状真菌菌落,另一端也有相同菌落生长 (图1C)。以地下茎段横切面接触培养基的方式培养时 (图1D、E和F),每个培养皿中接种10个根段,约6-8个根段均能见到丝状真菌生长,此培养方式胶质状菌落出现较少,多数以单菌落的形式在上横切面生长 (图1F和G) ,在下横切面也有菌落生长 (图1E) 。由图1D、E和F实验结果可知,丝状真菌菌落多数从皮层组织长出,此结果与桃儿七地下茎真菌分布显微观察结果一致 (黄超杰等,2008)。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从同一条地下茎分离到内生菌相似度较高;同一株不同地下茎内生菌的差异较大。
贾粟等 (2007) 采用桃儿七地下茎表面消毒后,用无菌刀片除去外部组织,再将内部组织切成0.5 cm × 0.5 cm小片种植于PDA培养基上等方法来分内生菌。黄杰超等 (2008) 对桃儿七地下茎连续切片观察,发现较粗的地下茎菌丝分布几率较少,而且内生真菌仅存在于皮层细胞的一至二层处。本研究也曾尝试用此方法分离桃儿七地下茎内生真菌,但发现除去根外部组织的步骤不仅操作复杂、容易交叉污染的同时,还容易破坏皮层细胞,不易观察到内生真菌着生位点、很难获得单一的内生真菌菌落。利用本研究提供的内生真菌分离方法,能可靠的分离、获得地下茎的内生真菌。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不但适用于药用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还可以推广应用到植物的根、茎和叶等内生真菌的分离。张昆等 (2008)、杨显志 (2003)、李海燕 (1999) 和Debbab et al. (2009) 等利用该方法成功的分离到多株桃儿七内生真菌,但均未提供内生菌分离的试验图片,该方法获得的结果对前期研究成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研究提供了内生菌的分离图片,能清晰看到内生真菌的着生部位,菌丝、孢子和菌落的生长情况,验证了该方法对植物根或地下茎内生真菌分离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大量的显微观察研究发现植物根部内生真菌菌丝的侵染部位主要集中在皮层细胞的某些区域,并不侵染内皮层和维管束 (谭小明等,2006;赵小锋等,2007)。图1D、E和F的研究结果从可培养微生物的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内生真菌只集中在皮层细胞的某些区域。因此,在对植物根部内生真菌分离时,选择根的合适部位和可靠的分离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对分离纯化的内生真菌先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上,再有目的地开展形态学观察和鉴定,核对真菌鉴定手册或真菌志上菌株的培养及形态特征,对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进行核对和验证,并可以在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例如在本研究中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白僵菌菌株只鉴定到属,结合形态学分类将该菌株鉴定到种,为布氏白僵菌 (祝英等,2015)。目前真菌分类体系更新非常快,通常需要结合该属的最新分类学进展进行科学鉴定,一般通过mycobank就知道目前该属的描述物种的数量,通过相应的文献链接,可以清楚了解最新的物种检索表,以提高鉴定结果的可靠性。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中有很多是不产孢的,首先通过诱导产孢法判断是否产孢,如果诱导产孢不成功,可利用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进行进一步鉴定。总之,先利用分子生物学鉴定再形态鉴定,不但能减少从海量资料中查找、搜索未知菌株形态特征的时间,而且还能对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进行核实、验证。该技术为药用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提供支撑,为药用植物地下茎内生真菌的功能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溶液配方
致谢
感谢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2013DFA30950);甘肃省民生计划项目 (1209FCMA003);甘肃省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 (CX2019);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 (2018JK-15) 和甘肃省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 (2016YQ-02, 2019QN-02) 对本研究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Category
Systems Biology > Microbiomics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is protocol?
Post your question to gather feedback from the community. We will also invite the authors of this article to respond.
Tips for asking effective questions
+ Description
Writ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Include all information that will help others answer your question including experimental processes, conditions, and relevant images.
Share
Bluesky
X
Copy link